查看完整版本: [-- 从心理学之“需要”的概念看烦恼的起因 --]

洞天福地社区 -> 文章影视 -> 从心理学之“需要”的概念看烦恼的起因 [打印本页] 登录 -> 注册 -> 回复主题 -> 发表主题

清凉 2008-05-06 21:05


一 需要和需要的种类
人们生活在社会上,要维持和发展自己的生命,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来保证,没有这些条件人就不能生存,也不能延续和发展。例如:人饿了得吃饭,渴了得喝水,冷了得御寒,热了得避暑,累了得休息,还要生儿育女;在社会中生活还得有谋生手段,还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。当这些条件缺少了就会给人们造成机体内部的不平衡,这种不平衡的状态反映到人的头脑中,就使人产生对所缺少的东西的欲望和要求,这种欲望和要求就是人的需要。需要是一种不平衡的状态,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。

需要大致分为四类:自然需要、社会需要、物质需要、精神需要。
1 自然需要又叫生理需要或生物需要,如:饮食、休息、求偶等。自然需要动物和人都有,但人不仅要吃,而且吃东西要讲究卫生,讲究营养,追求美味佳肴,吃的时候还要表现出一定的修养和风度。
2 社会需要又叫获得性需要,社会需要是反映社会要求而产生得需要,如:求知、交往等等。
3 物质需要是对社会物质产品的需要,如:对食品的需要,对工作和生活条件的需要等等。
4 精神需要是对社会精神产品的需要,如对文化科学知识的需要,对美的欣赏的需要等等。
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之间还有着密切的关系,对物质产品的要求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需要,而且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观念。穿衣服是为了保暖,但选购衣服的时候还要挑选美观大方,能够表现自己身份的衣服,人们的各种需要是相互交叉的,而且需要的满足是有不同层次的。

二 需要的层次理论
   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Maslow.A.H认为,可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:生理需要、安全需要、爱和归属的需要、尊重的需要、自我实现的需要。
1 、生理需要:即人对食物、空气、水、性、休息的需要,是维持个体生存和种系发展的需要,在一切需要中它是最优先的。
2 、安全需要:是人对生命财产的安全、秩序、稳定,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,它是在生理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。这种需要要是得不到满足,人就会感到威胁和恐惧。它表现为人都希望自己有丰厚得收入,有一个稳定的工作;希望生活在安全、有秩序、可以预测和熟悉的环境中;喜欢做自己熟悉的工作等。
3 、爱和归属的需要:是在前面两个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,是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,如结交朋友,追求爱情的需要。隶属于某个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要。
4 、尊重的需要:是希望有稳定的地位,得到他人的高度评价,受到他人的尊重并尊重他人的需要,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会使人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,增强他的信心。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会使人产生自卑和失去信心。
5 、自我实现的需要:是指人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,不断完善自己,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,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,也是人较高层次的需要。

三 需要的满足是从低级往高级递进的。
    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得越早,一般情况下,当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,较高的需要才能出现,而已经满足了的需要要退居次要地位,不再是行为活动的推动力量,新的需要将主宰人们的行为了。

四 我们要看到需要的背后是什么?
    因为需要,所以人们将产生为了满足需要的行为,当需要得到满足时,人们将产生快乐的情绪体验反应,并努力使这种满足感得到稳定和延续,佛教称之为“乐受”,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,人们将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,如:生气、悲伤、沮丧、挫折、嫉妒、嗔恨等等。佛教称之为“苦受”,这是人们所不愿意体验的,但是,这样的情绪反应将伴随着人们的一生,古人云: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,正是因为需要的无法满足所造成的。佛教讲:人生八苦,这些苦,正是人们对需要无法满足所表现的形式,人们对需要的追求往往在主观上的感受是:追求是合理的(因为,别人也是这么做的)。正是这种普遍的思惟模式,人们在追求需要满足的过程中体验着种种酸甜苦辣,直到老病死。换句话说:人们是为了满足需要而活着,这样的人生是被动的,我们此生为人,并非在享受生命的庄严与珍贵,而是在用一生的时间在做着周而复始的对需要的追求,并在追求中体验着无法满足需要的种种苦受,当然,这就是付出,所得到的回报就是需要的满足。可是现实往往并非如人所愿,这在世间是一种被看起来很正常的现象,人们会说:人类没有追求,社会就不会进步,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也将退步,但是,事与愿违,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背后,人们的需求日益膨胀,愈发无法满足内心的需求,现代文明病也随之而生,心理疾病泛滥,到处充满着焦虑、忧郁、不安的人们,人们在获得某些需要的满足的背后并非获得真正的快乐!而是继续无止境的追求更多的需要,也因此永远沉浸在苦海里了。在人们追求新的需要时,往往看不到已经满足了的需要,也就是说:看不到或忽略自己已经所拥有的了,而努力去追求更高的需要,这是无止境的,因此,需要的不满足也必将造成烦恼的无止境!

五 需要的平衡
    当人们对需要的满足失去应有的平衡时,将产生过激的情绪反应,长期以往,将产生心理及生理疾病,因此,我们必须对自己的需要做个合理的评估,避免过高的期望,造成不应该有的心理压力和烦恼,而降低了我们宝贵生命的质量,当我们产生不安、烦恼、焦虑等情绪时,我们应该学会反观自己,重新审视自己的需要,并思惟自己“需要”的“味与患”,减少一些目前不必要的“需要”,就替自己减少了一些压力,面对错综复杂的人生,轻装上阵,量力而行,随遇而安,知足常乐!阿弥陀佛!愿师兄们、朋友们安心自在!

清净妙莲华 2008-05-06 21:56
写的挺深入的啊  。
需要,也就是欲,我欲如何,我欲不如何,生死的根本也。
人要有追求,但是不能有贪婪的欲望

清凉地 2008-05-06 23:52
嗯,深刻了,先看看在琢磨! [s:5]

慕莲 2008-05-07 01:30
世界发展得越快,激发人们欲望的按钮就越多。

清凉 2008-05-07 20:19
没“欲”也就促使不了社会的发展呀。可发展过程中免不了有这样那样的麻烦出来。

清净妙莲华 2008-05-07 21:29
Quote:
引用第4楼清凉于2008-05-07 20:19发表的  :
没“欲”也就促使不了社会的发展呀。可发展过程中免不了有这样那样的麻烦出来。

不是让你没有追求。追求是通过正当的途径,用正当的方法,达到合理的目的。
欲望是一些不切实际的贪婪的欲念。

悟心 2008-05-07 21:40
人,无欲侧废,纵欲侧颓,抑欲侧乱,随欲侧平。

清净妙莲华 2008-05-07 21:45
欲壑难填啊

清凉 2008-05-07 21:53
Quote:
引用第6楼悟心于2008-05-07 21:40发表的  :
人,无欲侧废,纵欲侧颓,抑欲侧乱,随欲侧平。


有道理,得有个“度”

清凉地 2008-05-08 15:04
无欲则刚! [s:2] 不过,老实说,我有!

清凉 2008-05-08 19:05
所以才要学佛呀,因为我们众生俗人都不够“刚”,都欲得太厉害,所以阿弥陀佛才让我们认识欲太过的后果。

清凉地 2008-09-01 22:25
有欲,但尚未过。嘻嘻,得过且过吧! [s:2]

清凉 2008-10-22 09:53
得过且过 不如不过


查看完整版本: [-- 从心理学之“需要”的概念看烦恼的起因 --] [-- top --]


Powered by Lxwa © 2008 DoTFD
Gzip disabl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