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页主题: 说一丈不如行一寸——证严法师 打印 | 加为IE收藏 | 复制链接 | 收藏主题 | 上一主题 | 下一主题

落花谷主
闲看花开花落 任尔云卷云舒
优秀斑竹奖 特殊贡献奖
级别: 论坛版主


精华: 12
发帖: 617
威望: 651 点
银子: 108 两
贡献值: 4950 点
在线时间:415(小时)
注册时间:2008-04-22
最后登录:2010-12-31

 说一丈不如行一寸——证严法师

0
人有二耳、二眼、一口、双手、双脚,此中道理:是要人多听、多看、少说话、多做事。修行贵在身体力行,说一丈不如行一寸。 `c$V$/IT  
HRA|q  
多增一分真我 W=?<<dVYD  
59u }W 0  
一切的修行法门,如坐禅、念佛等,都是为了收摄心念。“修行”,主要是多改掉一分假我,多增加一分真我。 I?CZQ+}Hq  
 ob]w;"  
从自我做起 6=C<>c %+  
Le^ n +5x  
想拥有一个清净的社会并不难,但需先从无数个“我”与“你”开始做起。想要求整体的美,也必须从个体开始;有无数个美的个体,才会有大整体的真善美。同样的,响往生活在菩萨的世界,自己就必须先学习做菩萨。 ~n_HP_Kf?  
"tK=+f`NM  
修德 TWTb?HP  
m&3xJuKih  
修德——是在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累积而成,并抱持恒久心,于平常的言行举止中不离佛法的教育;如此,才是真正的学佛修德。 d=/F}yP~?s  
!ohN!P7&  
知羞耻 {qVZNXDn  
#'`{Qv0,  
一个人只要有惭愧羞耻心,自然不敢做丧理败德的事情。所以,修行学佛一定要有惭愧心,知羞耻。 QT}tvm@PMq  
}@)[5N# A|  
诚于内,形于外 4xj4=C~i  
.xkM.g4{~  
一个人的修养如何衡量?应是存诚于内,而形之于外。等人接物、言谈举止……,一切行动都充分表现内在的修养。 53 h0UL  
"[N!m1i:{  
救世先救心 h68 xet;  
EU#^7  
要救世必须先救心,心成则身端行正;要家庭和睦,必须先从个人的修养开始做起,然后再以一个和睦的家庭去教化、影响其他的家庭,则家家和睦,社会安祥和乐。 (9)Q ' 'S  
zH r_!~  
深思熟虑每句话 *Pr )%  
%yC,^  
时时刻刻注意自己所说的话,每一句话都要深思熟虑,是否合情、合理、合法?是否能利益众生,开导人心,使人开解烦恼? >\8+: oS^  
DmcZta8n]  
问心无愧 =_^X3z0  
K=&>t6s<  
修行要抱持一个原则与信念——为佛教、为众生,行为要光明正大,再大的委屈与打击也要忍受,凡事做到问心无愧的地步。 Gc7=  
Zd+bx*rD  
入群磨练 W,u:gzmhw  
6eCCmIdaM  
人的习性不同,各如其面。修行必须走入人群,和不同习性的人互相磨练、适应,并圆融共处、和睦相待。 %so]L+r2!  
5r0YA IJ  
最坚强的人 -\MG}5?!  
AZ<= o  
行忍辱的人,是一个最坚强的人,任何人与事都击不倒他;能忍,才能成就天下大事。 a'T;x`b8U,  
4M T 7`sr  
不毁谤同道 f QFk+C  
UF|p';oom  
修行除了自度之外,还要度人;时时刻刻培养善根(智慧)、慈悲(福德),绝对不侵犯、毁谤他人,尤其不侵犯、毁谤同道者。 nt<]d\o0  
y7<|_:00  
不伤害别人 TA\vZGJ('  
#9s,# }  
人往往为了爱自己而损害别人,所以佛陀教导我们:修养的第一个条件,就是不去伤害别人。 A%vbhD2;W  
/{2,zW  
彼此感恩、行善 OTv)  
JGZBL{8  
社会是群体的,只有一个人好或只有一个人向善还不够;希望拥有一个好家庭、好社会,就必须人人行善、彼此感恩。 zm#  ?W  
~6gPS 13  
个人是社会的起源 N>E_%]Ch  
>mkFV@`  
社会形态源自于家庭教育,家庭教育源自于个人的修养。若能先培养好个人修养,进而料理好家庭,社会秩序自然能渐上轨道。 ,: ^u-b|  
A}w/OA97RO  
何谓修行? o;*Q}Gr<M  
z9"U!A4  
所谓修行,即“修”心养性,端正“行”为,常存惭愧心勤勉精进。如修学而不精进,不知反省自己,就是没有惭愧心;心无惭愧者,行为必然不端,遑论修心养性? @9:uqsL  
7$#u  
福至心灵 4e  
BLFdHB.$T  
有就有福,有福心就灵,是谓“福至心灵”。 ,)io5nZF  
';"VDLb3  
不要小心眼 T4F/w|Q  
z!\*Y =e  
为人处事要小心、细心,但不要“小心眼”! Xc.`-J~Il  
ABkl%m6xf  
步入解脱门 4!$"ayGv;D  
WzWX E(  
平常多调伏自己的心念,培养正确的人生观。若能降伏“忧烦”的魔军,看淡世间的利欲,得时不贪着,失时无挂碍,这才是步入解脱门。 ;a3}~s  
.]Z"C&"N]  
时时尊重他人 Zd&S@Z  
P {'b:C  
若想在世间成就事业,一定要先成就自己的品德;要成就品德,必须先从“随时随地尊重他人”的基础做起。 !m$jk2<  
ULW~90  
练心 W3RT{\  
b Zt3|  
人生在世,常会接触复杂的人事;所谓“修行”,就是要藉复杂的“人与事”来练心。 t,' <gI  
-qoH,4w  
不散播是非 AwN!;t_0+N  
L(\cHb9`  
无意间的散播是非,虽然没有伤害别人的身体,但是却毁坏别人的名誉形象,这种罪过比伤害别人的身体还严重。 =H~j,K  
Ca\6vR  
启发自我觉性 V.Mry`9-  
%)n=x ne  
修行,得靠自己精进地启发自我灵明的觉性,不能期待不劳而获的成果。 adw2x pj  
"#48% -'x  
以众人为重 EK'!}OGCG  
xC?h2hIt  
学佛要注重道与理,关心人及事。能以众人为重,不计个人得失,在日常人事中自我磨练,以毅力、勇气突破障碍,才是真正学佛的精神。 0IpmRH/  
n`KY9[0U=  
苦修 #;<Y[hR{P  
KSL`W2}  
苦修,是清心少欲、磨练吃苦的心志。 z)"=:o7  
Debv4Gr;^  
放弃忧愁惶恐 f!"w5qC^  
7o4\oRGV  
人一旦生活在忧愁惶恐中,就很容易丧失自信心而陷入怯懦与逃避的深渊。 E.f%H(b  
?4B`9<j8%  
不谈神通怪力 tVjsRnb{  
54/=G(F   
除了对人与事必段信实外,讲经说法也要合情合理,不可谈神通怪力、从动人心的言论;如此,才能提高正信的智识水准,引导众生走向善道。 =Sv/IXX\di  
[ 3HfQ  
修学三要 \DzGQ{`~m  
)X!,3Ca{43  
修学者三要:一、要有赤子之心——直心是道场。二、要有骆驼的耐力——工作时,要有骆驼般的耐劳和耐力。三、要有狮子的勇猛——努力精进如狮子的威猛。 OKV8zO  
5X+A"X ;C  
同参 n*$ g]G$  
U6VKMxSJ  
同参,是同修间彼此相互切磋、去除习气,唯存清净佛心的意思。 Yw9GN2AG  
[gB+C84%%  
同道 F5Va+z,jg  
*] (iS  
同道,是指同修间若有错误的行为,可彼此更正、相互惕厉之意。 ~m |BC*)  
Z}QB.$&  
圣人无梦 {8OCXus3m  
[vgtc.V  
古人说:“圣人无梦”,是形容圣人并不把梦当一回事,精神不执着于梦境,不理会梦中事,每天睡醒之后就面对现实的生活。 #*}+J3/  
ZW}_DT0  
修行修心 MJvp6n  
nR~(0G,H  
修行人的心境,要如“乌过白云,鱼跃水面”般——空中无迹,水面无痕;不为消逝事物而烦恼,心境安然而自在。 nwWJ7M,A  
}*-@!wc-N  
戒、定、慧三学 <q SC#[xu  
nlYNN/@"  
戒是不起心动念,守住本分,戒掉一切名闻利养的贪念;“定”是遇到任何困境,都能守持志节、临危不乱;“慧”是能运心转境,于平静中突破重重困难。 1qch]1 ^G  
YMgNzu  
四重德行 JO;Uus{?  
TN.rrop`#g  
修行者为完成“德行”,日常生活不可离“四重”,即“言重、行重、貌重、厚重”。 OH88n69  
q@qsp&0/  
“言理”即所说的每一句话,都能鼓励人心向上,并解开众生的心结;所以“言重”则“有法”。 Zh,71Umz  
_^;Z~/.  
“行重”即行仪庄重,举止有节;是故“行重”则“有德”。 #jk_5W  
{FG j]*  
“貌重”即待人接物能刚柔并济,令人欢喜亲近又不致轻浮,亦即孔子所说:“温而厉,威而不猛。”涵有“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”之威德;故言“貌重”则“温威并重”。 Ngwb Q7)  
*Uh!>Iv;  
“厚重”即心宽意厚,善解人意,常怀欢喜心,乐于利益人群;所以“厚重”则“人人皆欢喜”。 p[-O( 3Y  
K8~d^G  
闲看花开花落 任尔云卷云舒
Posted: 2009-06-21 11:38 | [楼 主]
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
洞天福地社区 » 法海拾贝


Powered by 净业寺 © 洞天福地社区 Corporation